一个本湮没于浩瀚历史的摄影青年,因为一个毫不相干的人,被还原到历史的坐标轴中;一个普通的电视台编辑,因一段不计得失、坚持不懈的追寻,而走到了公众眼前。 这是一段相互成就的奇遇。 1999年的一个下午,29岁的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冯雪松无意间在办公室发现一份传真,“方大曾”三个字映入他的眼中。在见到方大曾胞妹方澄敏后,八旬老人落下的泪水和怀中保存不易的近千张底片,让冯雪松将这个选题延续了十八年。 方大曾是谁?今天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,因为80年前,25岁的他就消失在了抗战最前线。 方大曾祖籍江苏无锡,出生在北京,家境殷实,父亲是外交官。开明的家庭氛围让他保留了摄影这个奢侈的爱好——蔡司折叠相机七块大洋,几乎是当时一个普通家庭半个月的生活费。上大学之前,他就带着相机四处拍照,还在17岁时成立了中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“少年影社”并举办摄影展。虽然是北平中法大学经济系学生,但他却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摄影活动上,在《良友》《申报》等报刊上发表了多篇报道。 1931年“九一八事变”后,方大曾像当时许多进步青年一样,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。1936年爆发,作为其与进步青年共同创办的中外新闻学社的摄影记者,方大曾到达前线,留下《绥远的军事地理》《绥东前线视察记》《从集宁到陶林》等多篇新闻摄影和文字通讯的报道。这些通讯报道文笔流畅、观察细致,又配以形象生动的新闻照片,深受读者欢迎,被认为“与长江(即范长江)、徐盈同负盛名”。